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
朱元璋嫡长子,母
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
朱允炆之父。
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
世子,随
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
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
朱樉、晋王
朱棡、燕王
朱棣、周王
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
孝陵东侧,即
明东陵,谥“懿文太子”。
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
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
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
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a href="./?mention=朱元璋">朱元璋</a>嫡长子,母<a href="./?mention=孝慈高皇后">孝慈高皇后</a>马氏,明惠宗<a href="./?mention=朱允炆">朱允炆</a>之父。<br/>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a href="./?mention=世子">世子</a>,随<a href="./?mention=宋濂">宋濂</a>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a href="./?mention=洪武">洪武</a>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a href="./?mention=皇太子">皇太子</a>,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br/>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a href="./?mention=朱樉">朱樉</a>、晋王<a href="./?mention=朱棡">朱棡</a>、燕王<a href="./?mention=朱棣">朱棣</a>、周王<a href="./?mention=朱橚">朱橚</a>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br/>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a href="./?mention=孝陵">孝陵</a>东侧,即<a href="./?mention=明东陵">明东陵</a>,谥“懿文太子”。<a href="./?mention=建文">建文</a>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a href="./?mention=靖难之役">靖难之役</a>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a href="./?mention=朱由崧">朱由崧</a>复称其孝康皇帝,《<a href="./?mention=明史">明史</a>》亦称孝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