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二世·科穆宁“美男子”( 希腊语:Ίωάννης Βʹ Κομνηνός “Kaloïōannēs”,1087年9月13日-1143年4月8日),作为
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复兴时期的第二位皇帝于1118年~1143年在位。被称作"美男子“或”好人约翰“的他是阿莱克修斯一世皇帝与皇后伊琳娜·杜卡妮娅的长子。他是一位虔诚且极富恻隐之心的君主,并决心抚平半个世纪前曼兹科特战役给帝国留下的创伤。
约翰二世被认为是
科穆宁王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他25年的统治生涯中他与西方的
神圣罗马帝国缔结了同盟,又在巴尔干击败了佩切涅格人、 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并且亲自指挥庞大的攻势来对抗小亚细亚的突厥人。约翰的行动扭转了东线的战略平衡,而且光复了大量小亚细亚半岛为突厥人所侵占的拜占庭城镇城市和堡垒。在东南方,他又设法控制了从门德雷斯河以西至乞里奇亚和塔尔苏斯的所有道路。这有力地展示了拜占庭皇帝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领导者地位。约翰二世还成为了拜占庭与十字军联军的领导者并挺进穆斯林占据的叙利亚地区。尽管约翰为了远征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但他的希望还是落空了。十字军盟友的推诿并且他们不愿和他的军队奋战在一起,这种模棱两可的同盟关系使得约翰倍感失望。在约翰二世时期,帝国人口又重新恢复到了1000万人左右。
不幸的是,相比于约翰的父亲阿莱克修斯一世或他的儿子曼努埃尔一世, 同时代或是略晚的史家对约翰二世的统治记述较少,尤其是内政方面。
约翰二世·科穆宁“美男子”( 希腊语:Ίωάννης Βʹ Κομνηνός “Kaloïōannēs”,1087年9月13日-1143年4月8日),作为<a href="./?mention=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a>科穆宁王朝复兴时期的第二位皇帝于1118年~1143年在位。被称作"美男子“或”好人约翰“的他是阿莱克修斯一世皇帝与皇后伊琳娜·杜卡妮娅的长子。他是一位虔诚且极富恻隐之心的君主,并决心抚平半个世纪前曼兹科特战役给帝国留下的创伤。<br/>约翰二世被认为是<a href="./?mention=科穆宁王朝">科穆宁王朝</a>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他25年的统治生涯中他与西方的<a href="./?mention=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a>缔结了同盟,又在巴尔干击败了佩切涅格人、 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并且亲自指挥庞大的攻势来对抗小亚细亚的突厥人。约翰的行动扭转了东线的战略平衡,而且光复了大量小亚细亚半岛为突厥人所侵占的拜占庭城镇城市和堡垒。在东南方,他又设法控制了从门德雷斯河以西至乞里奇亚和塔尔苏斯的所有道路。这有力地展示了拜占庭皇帝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领导者地位。约翰二世还成为了拜占庭与十字军联军的领导者并挺进穆斯林占据的叙利亚地区。尽管约翰为了远征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但他的希望还是落空了。十字军盟友的推诿并且他们不愿和他的军队奋战在一起,这种模棱两可的同盟关系使得约翰倍感失望。在约翰二世时期,帝国人口又重新恢复到了1000万人左右。<br/>不幸的是,相比于约翰的父亲阿莱克修斯一世或他的儿子曼努埃尔一世, 同时代或是略晚的史家对约翰二世的统治记述较少,尤其是内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