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
南兰陵郡兰陵县(今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区)人。
南朝梁宗室、文学家,
梁武帝萧衍长子,
梁简文帝萧纲和
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
贵嫔丁令光。
萧统于天监元年(502年)被册立为太子。他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后因“蜡鹅
厌祷”一事,父子产生嫌隙。
中大通三年(531年),萧统因病早逝,时年三十一岁。
谥号昭明,葬
安宁陵,史称“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其孙
萧栋即位,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萧统第三子
萧詧建立
西梁,再加
庙号为高宗。
萧统酷爱读书,笃好
玄学,在太子位上广纳人才,勤于著述。当时东宫号称有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被认为是自晋、宋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他主持编撰的《文选》(史称《
昭明文选》),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七百余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
诗文总集,后世形成专门研究《文选》的“
选学”。
(概述内图片来源:《
三才图会》)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a href="./?mention=南兰陵郡">南兰陵郡</a><a href="./?mention=兰陵县">兰陵县</a>(今<a href="./?mention=江苏">江苏</a>省<a href="./?mention=常州">常州</a>市<a href="./?mention=武进">武进</a>区)人。<a href="./?mention=南朝">南朝</a>梁宗室、文学家,<a href="./?mention=梁武帝">梁武帝</a><a href="./?mention=萧衍">萧衍</a>长子,<a href="./?mention=梁简文帝">梁简文帝</a>萧纲和<a href="./?mention=梁元帝">梁元帝</a>萧绎长兄,母为<a href="./?mention=贵嫔">贵嫔</a><a href="./?mention=丁令光">丁令光</a>。<br/>萧统于天监元年(502年)被册立为太子。他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后因“蜡鹅<a href="./?mention=厌祷">厌祷</a>”一事,父子产生嫌隙。<a href="./?mention=中大通">中大通</a>三年(531年),萧统因病早逝,时年三十一岁。<a href="./?mention=谥号">谥号</a>昭明,葬<a href="./?mention=安宁陵">安宁陵</a>,史称“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其孙<a href="./?mention=萧栋">萧栋</a>即位,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a href="./?mention=大定">大定</a>元年(555年),萧统第三子<a href="./?mention=萧詧">萧詧</a>建立<a href="./?mention=西梁">西梁</a>,再加<a href="./?mention=庙号">庙号</a>为高宗。<br/>萧统酷爱读书,笃好<a href="./?mention=玄学">玄学</a>,在太子位上广纳人才,勤于著述。当时东宫号称有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被认为是自晋、宋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他主持编撰的《文选》(史称《<a href="./?mention=昭明文选">昭明文选</a>》),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七百余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a href="./?mention=诗文">诗文</a>总集,后世形成专门研究《文选》的“<a href="./?mention=选学">选学</a>”。<br/>(概述内图片来源:《<a href="./?mention=三才图会">三才图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