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是对中国
台湾地区使用的
现代标准汉语的称呼。
1923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
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
北京话语音制定,1932年经
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
官方语言。
1949年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中国大陆改称其为“
普通话”,此称呼也使用于港澳地区。而
台澎金马则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
华语”。当前大陆方面主要是
网民在互联网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由于两岸隔离70余年,两岸推广使用的现代标准汉语(大陆称普通话,台湾称国语)在用词,语调等方面产生了细微的差异。一般使用台湾国语指称台湾口音,用词的现代标准汉语,即台湾国语。
国语是对中国<a href="./?mention=台湾">台湾</a>地区使用的<a href="./?mention=现代标准汉语">现代标准汉语</a>的称呼。<br/>1923年<a href="./?mention=中华民国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部</a><a href="./?mention=国语统一筹备会">国语统一筹备会</a>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a href="./?mention=北方官话">北方官话</a>的白话文语法和<a href="./?mention=北京话">北京话</a>语音制定,1932年经<a href="./?mention=中华民国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部</a>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a href="./?mention=官方语言">官方语言</a>。<br/>1949年<a href="./?mention=国民党">国民党</a>败退台湾后中国大陆改称其为“<a href="./?mention=普通话">普通话</a>”,此称呼也使用于港澳地区。而<a href="./?mention=台澎金马">台澎金马</a>则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a href="./?mention=华语">华语</a>”。当前大陆方面主要是<a href="./?mention=网民">网民</a>在互联网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br/>由于两岸隔离70余年,两岸推广使用的现代标准汉语(大陆称普通话,台湾称国语)在用词,语调等方面产生了细微的差异。一般使用台湾国语指称台湾口音,用词的现代标准汉语,即台湾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