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县,中国古县,商代境内有
北亳,
西周为
戴国地,春秋为
宋国地,东汉
汉章帝二年(公元77年)设置
考城县,新中国成立后撤县。县辖区范围在历史中多有变迁,不同时期所辖范围不同。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分别隶属于
陈留郡、
济阳郡、
梁郡、开封府、
曹州、
睢州、
归德府等。
根据1941年版《
考城县志》记载,考城故地濒
黄河,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后迁城六次。
自东汉至元代,考城县治所都在
民权县林七乡西南,均未变迁。
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三月,考城知县雷逊,筑新城于堌阳。至此,考城县治才设置于今河南
兰考县境内。
1949年考城县治由
固阳镇迁至
张君墓镇。
1954年,撤销考城县,兰封县与考城县的西部合并,以二县首字为名,称
兰考县。考城县的东部则与
民权县合并。
考城县,中国古县,商代境内有<a href="./?mention=北亳">北亳</a>,<a href="./?mention=西周">西周</a>为<a href="./?mention=戴国">戴国</a>地,春秋为<a href="./?mention=宋国">宋国</a>地,东汉<a href="./?mention=汉章帝">汉章帝</a>二年(公元77年)设置<a href="./?mention=考城县">考城县</a>,新中国成立后撤县。县辖区范围在历史中多有变迁,不同时期所辖范围不同。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分别隶属于<a href="./?mention=陈留郡">陈留郡</a>、<a href="./?mention=济阳郡">济阳郡</a>、<a href="./?mention=梁郡">梁郡</a>、开封府、<a href="./?mention=曹州">曹州</a>、<a href="./?mention=睢州">睢州</a>、<a href="./?mention=归德府">归德府</a>等。<br/>根据1941年版《<a href="./?mention=考城县志">考城县志</a>》记载,考城故地濒<a href="./?mention=黄河">黄河</a>,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后迁城六次。<br/>自东汉至元代,考城县治所都在<a href="./?mention=民权县">民权县</a><a href="./?mention=林七乡">林七乡</a>西南,均未变迁。<br/>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三月,考城知县雷逊,筑新城于堌阳。至此,考城县治才设置于今河南<a href="./?mention=兰考县">兰考县</a>境内。<br/>1949年考城县治由<a href="./?mention=固阳镇">固阳镇</a>迁至<a href="./?mention=张君墓镇">张君墓镇</a>。<br/>1954年,撤销考城县,兰封县与考城县的西部合并,以二县首字为名,称<a href="./?mention=兰考县">兰考县</a>。考城县的东部则与<a href="./?mention=民权县">民权县</a>合并。